【E起討論#2】早自習這黨事
2017.9.5
背景
以上是贊同【改掉晚自習】方的想法,來看看校方的回應。
背景
今天學校開了【班代表大會】。簡單說明一下我們學校的大會,每學期有三次,出席的有高中部全部班級的班長和班代表;列席的會有班聯會主席、各處室主任、校長和一些校方人員。在這大會裡,學方和校方將會一同討論學校的大小事情,一些由各個班上所統計出來的問題都可以在這裡和校方作第一時間的討論。我個人滿喜歡這種模式的,除了能有清楚的溝通管道外,當然也包括所有出席者的態度都十分正經,使得這種討論大會更具所謂的【民主意義】。
今天花最多時間討論的地方就是開會前幾天由高二學長姐們提出連署的【免早自習】,這是一件去年被拿出來討論的一個大新聞之一這種連署活動我還是一第次見到實際出場,由此看來學校的寬容度也是很大很民主的。雖然我因為一些個人見解所以我沒有在上頭簽上我的名字,但我們班有些人也是滿興致勃勃的參與這項活動,至少這看來我們班也是滿有活力的。
大會中在此花了不少時間進行討論,校方提出了意見當然和學生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所以這次我們來談談到底雙方的想法能不能說服各位;或是和你們的想法有沒有相同呢?!
學生說法(包括去年立法委員所提出的部分)
學生部分(包括大會上和我們班上的意見)大致表示:
1.學生常因補習問題或是作業問題時常在晚上11或是12點才能入睡甚至有些人才剛回家,因此7.30的時間對於這些同學甚至有些具有以上困擾的稍微遠地的同學(桃園等地)造成一些到校的精神不濟。
2.早自習的內容若總是學業(考試)的部分,會讓學生因為早起的原因沒能集中精神。
--大部分的學生都表示這樣,來看一下立法委員吳思瑤質詢上的內容:
網友在平台具體連署,而透過專家分析,晚起半小時,或上課時間越晚,學生在數學、閱讀等會有更高的學習能力與成果,而透過媒體調查,也有9成師長贊成延後上課,其中5成7的人更認為延後1小時最佳,要求教育部長潘文忠表態,對於延後上課是「YES或NO?」(我不確定擷取的部分是不是完整板,因為看到的部分是新聞編輯的,有問題歡迎指教)以上是贊同【改掉晚自習】方的想法,來看看校方的回應。
校方說法(其中包括教育部新規定)
以上看出教育部大概表示「再經過充分的和有關人員溝通決定後得以實施教學外的活動;大型集合的活動一週以不超過兩次為原則;每週至少安排兩日遊學生自由運用並自行決定是否參加。」
首先我先表明我是站在【學校方】,但請注意我並沒有表示【改不改革】。我想說一下,其實我不是一個【主動學習】的學生,因此校方安排的早自習英聽其實我認為這多少能增加一點我的英聽能力,甚至我認為由校方安排活動我更不會覺得【我總是癡癡的發呆等著時光流過】,當然我不可能總是在神智清醒的時候作課業上的活動,因此我不能說【乖乖坐在座位上看書適合我】。
還有一點作為反對改革的原因,我認為早自習具有【緩衝第一節課情緒】的作用,不管是抱持怎樣的心情來學校,我認為這樣的時間說是拿來讀書我認為還好,【沉澱情緒】這點我反而認同,不管是拿來睡覺或是怎樣也好,讓自己靜下來準備好課程我認為輕鬆的早自習時間是不錯的。因此在這裡我先說明我【反對改革】的原因。
學務主任包括教官對此大致表示:
1.對大方向,也就是不影響讀書升學的前提下,學校願意在對雙方皆有利的方面上進行調整(因為我們學校為讀書型學校,加上今年確確實實的在高一錄取分數上登上『新北第二』的稱號,因此學校特別在乎這點)。
2.為了全體的統一表現,學校不太贊同【自由選擇是否早自習】。
3.為了作息的正常,學校不太贊同【廢除早自習】這點,但是能在內容上面作些調整。
(這點學校舉了暑假課程做例子,由於暑假課程是沒有早自習的,也就是8.00就直接到班上第一節課,當然學生也都是在快八點時才陸陸續續到。校方表示這和現今情況也差不多,只是原本的快七點半到改成快八點到,且學習表現上也沒太大差別,也就是說上課睡覺的還是繼續睡。)
4.校方願意在有更多改善提議的情況下進行討論更改,也願意在下次班代表大會上聽取各班詳細意見。
------以上是學校部分。接著我們來看看教育部怎麼表示-----
1.「學生如因個人或家庭特殊因素,提早上學或延遲放學時,學校應本維護學生安全之責,提供適當安置場所或相關措施。為增進師生互動機會,以利班級經營及生活教育進行,各校得於上午第一節開始上課以前,實施非學習節數之活動,其中屬全校集合之活動,每週以不超過二日為原則;為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培養主動學習,每週至少應安排二日,由學生自主規劃運用並決定是否參加。學生於非學習節數活動之參與狀況,不得列入出缺席紀錄;但得視其情節,採取適當之正向輔導管教措施。」
2.「教育部提醒,各校訂定學生在校作息時間時,應依循民主參與之程序,與學生、教師及家長充分溝通,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3.「教育部考量社會環境變遷,檢討早自習之必要性,將部分時間由學生自由運用,以引導其自律自治、多元創造之價值。
3.「教育部考量社會環境變遷,檢討早自習之必要性,將部分時間由學生自由運用,以引導其自律自治、多元創造之價值。
教育部表示,將持續督導各校訂定學生在校作息時間相關規定時,須依上開事項辦理,以維護學生健康身心發展,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以上擷取自教育部個公開說明文。以上看出教育部大概表示「再經過充分的和有關人員溝通決定後得以實施教學外的活動;大型集合的活動一週以不超過兩次為原則;每週至少安排兩日遊學生自由運用並自行決定是否參加。」
我的想法
以下的敘述可能有些矛盾難以理解,我會試著解釋。以下的【改革】我以【取消晚自習】為主。首先我先表明我是站在【學校方】,但請注意我並沒有表示【改不改革】。我想說一下,其實我不是一個【主動學習】的學生,因此校方安排的早自習英聽其實我認為這多少能增加一點我的英聽能力,甚至我認為由校方安排活動我更不會覺得【我總是癡癡的發呆等著時光流過】,當然我不可能總是在神智清醒的時候作課業上的活動,因此我不能說【乖乖坐在座位上看書適合我】。
還有一點作為反對改革的原因,我認為早自習具有【緩衝第一節課情緒】的作用,不管是抱持怎樣的心情來學校,我認為這樣的時間說是拿來讀書我認為還好,【沉澱情緒】這點我反而認同,不管是拿來睡覺或是怎樣也好,讓自己靜下來準備好課程我認為輕鬆的早自習時間是不錯的。因此在這裡我先說明我【反對改革】的原因。
當然由於我並沒有補習或是交通上的困擾,因此我沒資格以此作為【贊同改革】的原因。因此,我認為可以改革的不是【時間】而是【性質】,也許可以做些學習以外的事情增加同學們的興趣。在這裡我第一個反對【晨間閱讀】這種安排,若是學校真的搞出這樣的安排我相信我對學校會有一點失望,晨間閱讀在我的感覺就和【早自習上課】是一樣的道理--既沒辦法沉澱心情,同學也肯定都愛理不理的甚至討厭這時間,然而我認為讓學生自由在教室內進行,【室內活動】還不錯,然而我這裡的室內活動包括了聊天、玩手機之類的活動,當然要在全班都到的前提,與其拘束著半小時,倒不如讓學生從事想要的活動,我知道這提議實際上毫無建設性(沒辦法我有點累了),但由此我希望能重新定義早自習的時間利用方法。
最後一次,如果你問我到底是要不要取消早自習,我想我會回答【不要】,我想要是前人也能撐過,那我想我應該沒話說,更何況那些準備學測的高三學長姐們說不定也想利用這時間考試甚至複習也說不定。
這次的討論就到這裡結束了,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這部落格!我是Ethan,我們明天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