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日E記#78】欣賞藝術這黨事

2017.10.26
前言:
  本篇所使用的照片皆經過蔡麗雲老師同意,不得自行複製本篇照片以避免侵害著作權。
  今天的跑班選修課程真的是令我好好欣賞了國畫之美,我這個人其實是不怎麼懂美術這件事,畢竟自己也不太會畫圖,所以更沒資格也不懂去評論專業項目例如筆法、顏料等等,我只會簡單看外表好不好看而已。至於外什麼會不小心選到這門課程也是個美麗的錯誤呢!今天這場演講老師聘請她的國畫老師;也是台灣藝術大學(台藝大)的老師--蔡麗雲老師,來為我們講解一下國畫的歷史與親自示範荷花。另外這張海報也是我們跑班老師親自製作的,那荷花看起來就像是她親自完成後再想辦法放大製作成海報的,因為老師一邊把它釘起來時一邊驕傲的表示這海報投入她多少心力,我覺得那荷花真的很漂亮。
  第一節課主要是拿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作為演講主軸,講述了一下大千先生的生平和作畫特色。我真的很認真在聽這場演講,縱使我早就明白大千先生的生平與作畫特色,但是能從一位大學老師口中聽到又是別有一番風味,好啦!我承認我就是有點對這種高地位的老師有種敬佩之心,所以才會全神貫注的聽,跟妳們保證以前的演講都不一定有那麼認真的。
  
  第二節課老師開始示範她的荷花,桌上擺著的大多是跑班老師的顏料,但為獨那套毛筆是個人專屬的,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這種職人工匠的器具更是有著不可被外人認意碰觸的神聖。
  也許圖片沒那麼清楚,在水盆後方的一大塊土黃色的東西叫【藤黃】,一種拿來用水墨畫的顏料,有毒,食用後可能會啞掉,在中藥行可以買到這種東西。我記得第一次聽過這種西方顏料以外的名詞是在國二的【儒林外史】中的第一篇【王冕的少年時代】看到的,雖然儒林外史是一篇諷刺小說,但這篇是唯一正面的篇章。王冕是一位自幼家境貧困的小孩,雖然曾努力讀書也在高官的賞識與幫助下考過幾次科舉卻一次都沒上,從此改志當個水墨畫家,其中他的【沒骨花卉】法可說是水墨畫界的一絕。而藤黃這個名詞也就因應出現在我們國文課本上的注釋裡頭了,而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它本尊啊!(我也不太清楚為什麼我這一段搞那麼長,只為了表示我對看到藤黃表示驚喜...)。

  這是老師畫的第一張荷花圖,圖中的鳥類稱作【秧雞】學名為【紅冠雉雞】。這種生物非常特別,游在水裡時像鴨,;走在路上時像雞,成年的雞腳是土黃色的,幼年則是黑色的。先說說這荷葉,一開始老師畫的時候根本看不出來【推】這筆法的用意,單從我的角度來看也看不出來漸層之處只看的道整篇的綠色,結果墨色一乾就清楚的呈現富有皺褶感的大荷葉。花的部分更是令我驚嘆,老師剛調好顏色下的第一筆,那花的曲線率先表現出來,接著輔以二、三筆後令我感嘆的情景出現了,光顏色最深的那兩三朵花瓣,就能清楚的表現荷花綻放的樣貌,而且花瓣只用了一筆就完成了,當那兩三朵花半被畫出來時我真的情不自禁的感嘆出來了,還被跑班老師聽到我的讚嘆在那邊偷笑...。除了光是花瓣的排列與線條就能畫出如此傳神的花朵外,老師作畫時那從容不迫的神情更能看出她爐火純青的功力。

  這幅荷花有別於上幅畫,表達的秋瑟畫落之景。藍色的荷葉與上張綠色的相比,確實蕭瑟許多。這幅畫和上一張相比看起來可能沒那麼豐富,因為畫這張圖時已經打鐘下課了,所以老師盡力趕工完成,嘴裡還說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那麼快速完成一件作品了,感覺有點對不起老師讓她那麼匆忙...。
  我特別對這裡面的魚感到讚嘆,這就是老師所謂的【線條抽象】,利用簡單的流線線條表達生物的活力,而且這魚的繪製過程真的很神奇:老師一筆畫了身軀的外型後,只是在頭部上了點顏色與簡單點出魚眼罷了,那條魚竟然在一瞬間就從無可推敲的線條轉換成悠然的魚兒!我很確定這過程我一隻眼都沒眨過,然而兩條活生生的魚兒就這樣出現在我面前了。最後的花瓣也是,明明只是簡單的幾瓣花瓣而已,落筆的位置卻能帶出如此的寧靜感蕭瑟感。
  今天這場活動真的讓我第一次有【陶冶性格】的感覺,第一次看到所謂的【大師作畫】可能也是感到興奮的原因之一,雖然作畫時間只有一節課而已,但這第一次見證一幅畫始末的感覺真的很棒,特別是作畫過程中老師與大家的技巧分享等等,雖然我不認為我的繪畫技巧會因此提升100%,但至少我在今天的活動中體會到國畫的美,這是生活中不易得到的經驗!
今天的日記就到這裡結束了,如果有任何國畫欣賞經驗或是文章的想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這部落格!我是Ethan,我們明天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E位文青#1】我所知道的康橋-徐志摩

【E大遊記#1】Oklao歐客佬錦州店咖啡記

【E日E記#53】新訓Da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