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日E記#75】數據、資料、打文件!
2017.10.20
今天的故事是這樣的:目前我這禮拜的狀態是成天盯在筆電面前拼命的打文件跟看資料,希望能在11月1號以前將我的小論文投稿給學校參加比賽,至於為什麼會參加到這活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今天的照片與今天的日記沒有關係。這張照片是我跑班選修(國畫與英文的結合-英文與四君子的邂逅)第一張作業成績,前面有篇日記有提到我畫的多麼【偉大】,有興趣的人可以回去觀摩觀摩一下。館內搜尋【E日E記#61】就能找到囉!偷懶的人可以去臉書專頁點網址
11月9號在崇光女中有一場新北市政府特別舉辦的模聯會議,主題訂為【亞洲婦女就業工作權】,我們學校抽到的國家代表為菲律賓。這活動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朱立倫市長當天會全程參與這場議會,而且每個學校最多只能派出3位參加,因此當天與會的同學都可謂【菁英】,加上這件事有可能是新北市最大的新聞,因此有很大的機會可以上新聞版面。
簡單的介紹完這議會的性質後,學校在考量【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有些同學雖然文件寫的也不錯只因為名額問題而埋沒人才,所以和學校的小論文指導老師合作,協助同學將立場文件轉換為小論文投稿參加小論文比賽,一方面可以增加學校投稿件數,另一方面則可以協助模聯人在文件方面進階探討。我一開始是認為我可能會落選名額所以決定參加了這場計畫,主題也就訂為【亞洲國際移工的發展與問題】,這樣剛剛好可以用模聯的底稿發展,也可以為寒假我報名的高峰會立場文件作準備,這一切聽起來真的是再完美不過的計畫了。
然而所謂【小論文】或是【立場文件】都有一個共同點-【大量的數據資料與實例的閱覽】,數據資料當然也包括法規等等這些根本不是一兩天就能吸收的資料。特別是法規與數據這部分,這小論文活動讓我特別有感觸-資料來源大多不是官方機構提出;網站幾乎都是雜誌與新聞居多,這聽起來似乎表示數據資料來源容易,但仔細思考過後不難發現有個致命缺點-【資料來源是否可靠】,數據資料最重要的就是可靠度與準確度,通常若是不知名的單位或是非官方數據很難確認其可靠度。因此數據資料的查證是這論文的頭疼點之一。
其次就是【相關文章論文資料的參考】。論文這種報告除了要表達自身想法以外,更加注種參考文獻的搭配了,為了使論文更加言而有據且更植人心,文中摻差引用一些文件的話也是有必要的,這下好啦!真正的論文或是文章可不是A4雙面就搞定的東西呢!那可是多達數十頁的專業嘔心瀝血之作啊!若是只引用新聞文句就可能發生資料不夠深入的問題,畢竟新聞這種稿件只為了短時間的事情所撰罷了,雖說台灣最容易取得的就是這種新聞稿的資料(當然啦!那種八卦新聞的數據總能比官方還多還快),但是也不過依賴內容,畢竟可信度也有待商榷。
這幾天幾乎都泡在這種文件資料裡頭,不瞞各位,我打字的速度真的因為這樣成長了不少,手指的靈活度不比當年學鋼琴時差呢!雖然因為要處理這些資料搞到睡眠時間不夠與腦神經炸裂,但說實在能有個機會深入探討這種經濟議題確實是很難得,特別是這個日漸嚴重的議題及有可能波及我們的未來發展,若是能藉此好好先鑽研的話,未來面對問題時才能有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法,當然若是沒辦法撼動執政者改革的話,也可以藉此研究好好找到未來出走的方向,成為我報告裡那些只出不回的國際移工也說不定是一項解決方案呢!
今天的日記就到這裡結束了,我得趕快準備納場新北會議的資料(沒錯我入選了!!)與了小論文了...雖然腦神經要炸裂了...。如果有任何關於打文件的經驗或是文章的想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這部落格!我是Ethan,我們明天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