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日E記#68】一場生動的演講
2017.9.19
今天的綜合活動課學校安排了一場愛滋宣導演講。其實愛滋議題的演講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以往國中小的課程也有教到這疾病,因此這種演講內容我幾乎屢見不鮮。在講述今天的演講之前先來給各位帶點知識:AIDS-愛滋病,指的是人類感染病毒後引發的症狀而非所謂的愛滋病毒;相對的,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則是引發愛滋病的最主要病毒。愛滋病患者患病的管道只有三點:
今天的綜合活動課學校安排了一場愛滋宣導演講。其實愛滋議題的演講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以往國中小的課程也有教到這疾病,因此這種演講內容我幾乎屢見不鮮。在講述今天的演講之前先來給各位帶點知識:AIDS-愛滋病,指的是人類感染病毒後引發的症狀而非所謂的愛滋病毒;相對的,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則是引發愛滋病的最主要病毒。愛滋病患者患病的管道只有三點:
1.不安全性行為:就字面上的意思就能明白,也就是俗稱的【不帶套】,這途徑也是台灣目前感染愛滋病的主要途徑。
2.血液感染:有趣的,血液感染中因為捐血(輸血)或是器官捐贈等等,而染上愛滋病的並非想像中多。而是因為【毒品】因素最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針頭共用】,而使用毒品在以前是以【靜脈注射的海洛因】居多,目前新興的起因毒品則是【K他命】。這種靜脈注射藥品都必須透過藥局購買,當然,為了避免毒品危害,藥局通常是不會隨意販賣的。因此,常常會有【一針多人用】的情況發生,而且當事人通常都不是只進出靜脈一次,為了加速藥效時間常常會將注射器當幫浦使用,而下一位使用者往往以為只要稍微清洗針頭就好,卻不曉得一但經過血液就很難避免感染危機。
3.母子垂直:這種情況下,通常感染者就是新生兒,也就是所謂的【愛滋寶寶】。這種寶寶就是愛滋病的最無辜、最可憐的受害者,由於HIV會使得免疫系統的衰敗,加上新生兒本來體抗力就不足,因此這種寶寶往往都是以【早夭】的悲劇收場。
有關愛滋病毒的各種情況歡迎各位查詢個網站,這裡我就不贅述這些網路上都能得知的消息了。
這場演講之所以令我特別有印象,是因為講師本身就是位【AIDS-愛滋病患者】,而他感染的途徑則是【不安全性行為】。正如同他所說的一樣:「對於一位愛滋患者,要公開表是病情;特別是在如此多人的場合,是件需要有充足勇氣的事情。」的確,就算是明白愛滋病的我,對於愛滋病患者我依舊對其會有幾分距離,除了明白愛滋病的恐怖外,縱使明白愛滋,也會多少有幾分憂心。今天這位講師能夠在如此多人的場合公開宣布這情況和分享這一路的經歷,的確值得全場的掌聲和敬佩。
愛滋病患者要面對的,往往不是疾病上的痛苦,幾乎都是來自心裡上的痛苦。對於肉體而言;特別是仍在潛伏期的患者,必須面對隨時有可能發症或面臨死亡等未知的情況,但對於內心而言,往往得要面對的是外界異樣的眼光和言語的評論。不論哪方面而言,愛滋患者在某方面而言,所承受的不安性或許算是目前疾病中最大的;也是最難以根治的。
今天講師分享到他的人生史,聽完就能明白愛滋病所受的最大傷害不是肉體而是心理。講師在40歲才發現患有愛滋,當時為了經過檢驗發現妻子女兒都沒有罹患後,妻子要求離婚,基於保護妻女未來名譽和生活的想法,講師同意這想法,也將名下所有的財產;包括有成的事業,連同女兒也一同交給了妻子。還沒發病且才剛有美好成就的人就得經歷這人生劇烈的轉捩點,這點真正應證了【心理傷害>肉體傷害】。
最後你問我在爾後若有這樣的朋友或是同學我們反應會是甚麼?若我是愛滋患者呢?前者我的回答當然是【會有保持距離】,就算得知了這些知識,基於長期的刻板印象,一開始的相處肯定沒能如同以往自在,但我相信在長時間的相處後就不一定了。後者的問題,說真的,我可能真沒有勇氣承認、面對這事實(萬一它是),因為我能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包容這類的人,因此就算一輩子都沒有發病,心裡總是會有一點陰影。這種情況有一點和【得癌症】相似,我想不論我不幸得到兩者任一,都會使我在往後的日子裡過的相當不自在,不論是擔心外在眼光或是擔心自己發病的情況。因此,除了認識愛滋病外,我認為像這樣親身經歷的分享,更是需要被所有人知道的,使我們更能體會這種滋味兒。
今天的日記就到這裡結束了,如果有任何文章的想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這部落格!我是Ethan,我們明天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