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日E記#30】電子書和紙本書
2017.7.26
前言
今天做為第三十天的紀念日記,就來談ㄧ些可能會比較無聊的話題好了,這主題是我在科學發明社社團的群組上看到相關文章後所想到的,感覺挺有意思的,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相信目前有很多人習慣看網路小說吧!剛好就拿來提出一下。敬請期待!
圖片來源: Google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TeachNews科技新報
前言
今天做為第三十天的紀念日記,就來談ㄧ些可能會比較無聊的話題好了,這主題是我在科學發明社社團的群組上看到相關文章後所想到的,感覺挺有意思的,就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相信目前有很多人習慣看網路小說吧!剛好就拿來提出一下。敬請期待!
圖片來源: Google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TeachNews科技新報
我先介紹一下這台機器【kindl】一台由Amason公司推出的電子書專用閱讀器,英文名字意指點燃的火焰,表是閱讀帶給人的興奮與熱情。這款閱讀器不同於平板,沒有藍光傷眼的問題(雖然我不太清楚為什麼同樣是電子產品卻沒有藍光的問題),可以說是【電子紙】,缺點就是只能閱讀Amason公司所推出的書本,而大多都是英文書籍,表示很多書其實是要用買的。Amason在全球電子閱讀器的市占率可說是獨領風騷的高,順帶一提,其中的最大製造出口商就是台灣的元太集團。
大概自2011年開始,電子閱讀的風氣達到一個高點,其中全球閱讀器的出口在那時高達2320萬台,卻自隔年2012年開始衰落,直到2016年,全球的閱讀器出貨量僅為710萬台,這代表電子閱讀的沒落?還是僅代表閱讀器不受歡迎?這目前還沒辦法定奪。我個人傾向後者。
這種風氣對於身處台灣的我們可能會沒什麼感覺,我想是一位不久前逝世的重大幕後推手--吳清友先生,【誠品書店】的創辦人開始的,誠品書店至今仍是許多人常去的地方,也因此我們常常接觸的是紙本而非電子。
換個方面,網路小說時代在賈伯斯從牛仔褲裡頭掏出iPhone時正式,我們可能只認為那只是智慧型手機的開端,卻也不知不覺地開啟了網路世代的王朝。輕小說,不,這樣說太針對特定族群了,或者說許多原創書籍,開始在網路上發展,由於不但減少印製實體書本的成本,又能增加能見度,自然是一種受歡迎的管道之一。現在利用手機或是平板等電子產品閱讀小說的比例滿高的,中國最多人使用的瀏覽器【百度】網站裡頭還有專門的小說網站,我去中國搭地鐵的時候,常常看到很多人不是泡在許多電視台的頻道不然就是在看小說。這時候我發現通常看網路小說的大多都是年輕人。
話說回來,【電子書跟紙本書有差嗎?】,我不太清楚身邊的人怎麼想的,若是以我來看可是差了不少,首先我得承認電子書籍的方便,不管是漫畫還是小說,至少有九成以上的作品用我手機內的程式都能輕鬆找到而且免費閱讀,但是論記憶的部分,我也承認紙本書確實能增加不少。拿我自己當作例子,我有利用手機閱讀ㄧ些連載性小說,通常都是動漫輕小說的,那可是當然的搭!隨便一系列至少都是五本起跳,每本又紙少一兩三百跳,幾個系列買下來,都可以買隻iPhone8了!想省事的我當然是看網路囉!更何況我目前也從來沒有狂熱到要買完全部,就算是我比較喜歡的刀劍神域,我也只連續買七本之後就跳著買了,話說去年買的17集在漫博買的,到現在都還沒有拆封呢...因為那之前已經看過網路的版本了...。但是,有一個例子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我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看金庸小說的(我真沒蓋你),剛開始又手機的時候我也利用網路回憶一下內容,但是特別奇怪,我總覺得和握在手裡看書的感覺不一樣,過沒幾天後,我真的記不起來我當時在手機裡看的內容了,包含我這陣子在看的小說也一樣,常常就是吃個飯又忘記了,還得回句翻個幾句才能回想起來,所以到目前我認為紙本的確實比電子記憶深刻許多,但是電子的也更方便許多。
我覺得有必要向吳清友先生致意,感謝他讓紙本書變得更有價值,我想我們沒有向古人那樣取書不方便,反過還說書本變得比以前廉價,但誠品書店不一樣的是,不會有很多人在那邊大量購買書,通常是久來逛一次,挑一本最喜歡的書回家看,特別的是,你也可以在那邊看書,就跟圖書館一樣,這要是很多人都這樣模仿,那誠品肯定撐不過一個月,結果告訴我們不但沒有倒閉,而且越來越多人在那邊買書,且大多不是自己一個人,都是結伴同行的出來逛逛書店,你說書店有什麼好逛的?也許我們逛的不是一本書籍;是一本價值、一份感覺,感覺不是在買一本書給自己,是在買一份禮物甚至是情感給自己,要是有人買了一本經心挑選的書本當作禮物送人,那可能是這世代的一份高尚的禮物了。
總結讓我覺得兩種的不同,最大的部分應該是【質感】一分現實的質感,我想在閱讀不同的文章自然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像是文學書籍而非連載書籍那種,紙本書更能襯托感覺,我並不是在貶責連載書籍,畢竟我自己也有在看。這種感覺就像是吃飯,只要心情好和有錢,我就特別想要把泡麵搞得跟頂級拉麵一樣,不但要加叉燒還要塘心蛋然後也絕不要紙碗裝著,肯定要訂做的優美陶碗裝著,最好在最後來點蔥花點綴。你問我為什麼?我吃的不只要泡麵,還要氣氛!
今天的日記就到這裡追求質感的結束了,如果有任何文章的想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這部落格!我是Ethan,我們明天見!
話說回來,【電子書跟紙本書有差嗎?】,我不太清楚身邊的人怎麼想的,若是以我來看可是差了不少,首先我得承認電子書籍的方便,不管是漫畫還是小說,至少有九成以上的作品用我手機內的程式都能輕鬆找到而且免費閱讀,但是論記憶的部分,我也承認紙本書確實能增加不少。拿我自己當作例子,我有利用手機閱讀ㄧ些連載性小說,通常都是動漫輕小說的,那可是當然的搭!隨便一系列至少都是五本起跳,每本又紙少一兩三百跳,幾個系列買下來,都可以買隻iPhone8了!想省事的我當然是看網路囉!更何況我目前也從來沒有狂熱到要買完全部,就算是我比較喜歡的刀劍神域,我也只連續買七本之後就跳著買了,話說去年買的17集在漫博買的,到現在都還沒有拆封呢...因為那之前已經看過網路的版本了...。但是,有一個例子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我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看金庸小說的(我真沒蓋你),剛開始又手機的時候我也利用網路回憶一下內容,但是特別奇怪,我總覺得和握在手裡看書的感覺不一樣,過沒幾天後,我真的記不起來我當時在手機裡看的內容了,包含我這陣子在看的小說也一樣,常常就是吃個飯又忘記了,還得回句翻個幾句才能回想起來,所以到目前我認為紙本的確實比電子記憶深刻許多,但是電子的也更方便許多。
我覺得有必要向吳清友先生致意,感謝他讓紙本書變得更有價值,我想我們沒有向古人那樣取書不方便,反過還說書本變得比以前廉價,但誠品書店不一樣的是,不會有很多人在那邊大量購買書,通常是久來逛一次,挑一本最喜歡的書回家看,特別的是,你也可以在那邊看書,就跟圖書館一樣,這要是很多人都這樣模仿,那誠品肯定撐不過一個月,結果告訴我們不但沒有倒閉,而且越來越多人在那邊買書,且大多不是自己一個人,都是結伴同行的出來逛逛書店,你說書店有什麼好逛的?也許我們逛的不是一本書籍;是一本價值、一份感覺,感覺不是在買一本書給自己,是在買一份禮物甚至是情感給自己,要是有人買了一本經心挑選的書本當作禮物送人,那可能是這世代的一份高尚的禮物了。
總結讓我覺得兩種的不同,最大的部分應該是【質感】一分現實的質感,我想在閱讀不同的文章自然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像是文學書籍而非連載書籍那種,紙本書更能襯托感覺,我並不是在貶責連載書籍,畢竟我自己也有在看。這種感覺就像是吃飯,只要心情好和有錢,我就特別想要把泡麵搞得跟頂級拉麵一樣,不但要加叉燒還要塘心蛋然後也絕不要紙碗裝著,肯定要訂做的優美陶碗裝著,最好在最後來點蔥花點綴。你問我為什麼?我吃的不只要泡麵,還要氣氛!
今天的日記就到這裡追求質感的結束了,如果有任何文章的想法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這部落格!我是Ethan,我們明天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