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日E記#35】充滿文藝氣息的一天

2017.7.31 我不太曉得身為一個準高中生到了這時候還對圖書館感到興奮是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因為今天去新北圖書館總館的三樓看到很多國家未來棟樑的小朋友們坐在一大排的區域看書,從他們炯炯有神的目光來看,這我一看就知道是老江湖,而對於第一次離家稍微遠一點地方看書的我而言,相比之下根本就是個究極的LKK,不,這樣說太對不起老人家了,因為今天在雜誌區和文學區都遇到年紀很大的前輩們,由這點而言我還真是可恥到連【LKK】這名字都掛不上。 我本來是想拍攝整個總館外觀的樣子,畢竟矗立在舊房子周圍對於新式得獎建築的總館而言確實是突出不少,可惜我不是專業攝影人員,拍了幾張照片自己審視之後感覺都拍不出來那種雄偉的未來感,只好摸摸鼻子放棄了,但是藉由擺設照片的部分我想應該可以稍為彌補一下吧!畢竟是總館,設備的部分就是先進許多,雖然我覺得這樣說更能表示我的無知,因為看起來這些設備早就在好幾年前就處在這邊了...,今天首次在學校圖書館以外的地方借書,也首次體驗了這種無人借書的裝置,感覺實在是太方便啦!我當時的心情就好像是當年第一次體驗智慧型手機這種科機新品一樣(再次證明我根本LKK)。 今天借的是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其實就跟昨天說的一樣,今天就是要去圖書館幫同學寫作業去,當然要挑一本他看過的書,畢竟他是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同學。 昨天說了什麼可以參考【E日E記#34】喔! 就來分享一下心得好了,反正都要寫給他了就順便寫在這裡吧! 以下心得(文長,不喜可以直接跳過): 第一次看到徐志摩的文章是在小學六年級的補充教材裡面,當時只覺得這文章又臭又長的,根本沒有特別想深入了解,那篇名字叫【荷塘月色】,其他句子我記不得了,有一句我最清楚 - 【乳白色的月光從荷葉上輕瀉了下來】。國二的國文課本正式收錄了他的經典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橋】 ,那時候開始有了些思考能力,突然覺得他的文章似乎有點【美麗】,今天選了這本書除了想要重溫課文外,也想看看他的其他文章。他人都說徐志摩的文章很浪漫,我覺得不然,我認為是【細膩】,他時常地運用了【排比修辭】,在他的文章不難看到這類型的句子來苗樹周遭的情境,他的細膩不在於過度描寫一個點,而是運用一個面去襯托。在這本書的其中一篇,也是課文...